|
低價是一把雙刃劍,在日常銷售中經常可以見到。俗話說,殺敵一千,自損八百,尤其對于一些注重品牌價值和消費體驗的產品,如電子類、食品類等產品,以低價作為競爭手段,往往是兩敗俱傷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當一線品牌把低價作為利刃,向本身更具有價格優勢的二線、三線品牌舉起的時候,往往是“傷敵八百,自損一千”。數一數曾經掀起價格戰的各行業曾經的品牌,現在還有幾個處在一線位置?
持續的低價,除了損失企業應有的利潤,更是在向客戶、向消費者反復證明:其實你和二線、三線品牌一樣的品質、一樣的消費體驗、一樣的品牌價值,你實際上也是便宜貨!而換來的,只是眼前的可憐的一點點的市場份額;更可悲的是,這種短暫的喜悅轉瞬即逝,就是當對方也舉起“低價”這個武器的時候,因為他們可能有更大的成本、價格優勢。 對品牌企業來說,低價是毒藥。長期低價的所謂促銷,如飲鴆止渴,并不能給你帶來想象中的銷量持續上漲,反而是小漲之后的持續低落;而且某個渠道的非正常低價,除了會毀掉整個渠道,還會對其它通路渠道造成不良的影響。渠道的建設慢,垮掉則會很快。 當你覺得是時候恢復正常價格的時候,你會發現,消費者根本不認你的正常售價:因為他們認為你不值這個價!長期低價下來,在消費者心中,你就是一個靠低價沖擊市場的便宜貨的形象。這時候,你已經淪為一個二線、三線,甚至根本不入流的品牌,你的品牌形象、公司價值已經在向深淵滑落了。 記住,貨不怕賣貴,就怕不值!貴有貴的道理,便宜有便宜的原因。品牌產品的銷售,要在品牌價值、產品差異、優質安全等多方面多下功夫,而不是拿自己最不擅長的低價去和對手開戰。你看看蘋果、雀巢、灣仔碼頭,這些品牌哪個是以低價去和比它低的品牌競爭?
低價傾銷,損害的不僅是合理的企業利潤,更是品牌的自我沉淪;做為營銷管理者,以犧牲企業長遠發展,損毀企業品牌,和企業高層領導玩弄數字游戲,已經喪失了起碼的職業道德,更將或已經成為同行業的笑柄。
你,還在低價?!
市場部 丁祥群 |